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人生尚有归途。
2023年1月15日,《三体》电视剧上线。
这部剧可以说是大众期盼,万众瞩目。
毕竟,这可是《三体》啊。
不得起立致敬一个。
犹记得2022年年初《开端》最火,我还写了16000字的剧评。
打开朋友圈,满屏幕都是“不要回答,不要回到”、“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
懂的都懂。
每年春节能有一部好的电视剧供我们享受,说明我国国产剧开始有进步了。
虽然不能说拍出了书中的所有感觉,尽善尽美,剧版的《三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是一部良心作品。

做为看了4遍书,听了5遍广播剧的原著党,希望原团队赶快拍第二部吧,别让垃圾动漫毁了名声,缺钱好说,这品质可以众筹,然后有几点建议:
1、有些演员配音(那个敲水滴的老者)可以参考729声工厂。
2、配乐这次很满意,但希望能跟进一步,比如请汉斯季默;
3、此次古筝行动拍的很棒,但是最后一集可能经费受限描述智子制造过程部分和我当初想的有些差距,其实看原著最震撼的就是智子,下一步当然是水滴了,完全可以参考b站水滴短片的拍法,那叫一个觉!

按照原著来,没有魔改已经让人很开心了。
把小说中封神的场面一幕幕搬上电视剧,让之前在脑海中的想象成型于我的面前,太激动了!
很期待第二部。
就是开头有几集节奏太慢了,电视剧的节奏适当调整一下,也许就更出圈了。
今年,大年初一的《流浪2》到现在的《三体》,为中国科幻崛起而感动!

春节几天终于有时间一口气看完三体十几集, 想起来大学时读完三体后一口气读完大刘全部作品,确实过瘾,电视剧也足够尊重原著,虽然这个节奏慢的不知道想拍几百集,但昨晚秦一号计算机的演绎还是直呼封神!
读大刘作品是有爽感的,他有超越认知的东西,不管是体现在流浪地球2里的向虚向实的人类走向判断,还是黑森法则的严密推理,作品里的想法都一遍遍刺激我的大脑皮层,打开我的认知,有时甚至觉得他确实看到了未来,这种爽感在我之后很长时间里都很少遇到过,我羡慕每一个还没看过三体的人

剧版《三体》:红岸基地完美再现,古筝行动炸裂收关。
前几天,剧版《三体》正式完结,三条故事线在“古筝行动”中完美闭合。三体人通过智子封锁了地球科技,并向人类眼中投射“你们是虫子”的信息作为震慑,而大史、汪淼、丁仪在蝗虫群里“敬虫子”的画面,揭示出人类文明顽强不屈、奋战到底的决心。
片尾彩蛋中罗辑登场,预示着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故事已经开启……
这个系列的名字原本叫“地球往事”,系列的第一部名为《三体》,主讲“三体运动”中一个文明的上百次毁灭与重生

想写这个很久了,趁着追剧的功夫,结合生活和专业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吧。我既不是科幻迷也不是文学专业,所以就是一点在不同文化中生活的观察和感受。1-5是科幻世界观的分析,6-7是主人公个体成长经历的文化差异,8是结合当下科学哲学议题给出的一点抛砖引玉的思考。
1. 主题和冲突的想象力
阿凡达基本就是反殖民/环保主义换了个皮肤。我不喜欢好莱坞科幻大片是因为感觉主题左右逃不出那几个陈词滥调:伴随着弑父情结(Oedipus complex)的个人英雄主义,反专制的政治诉求,反殖民的历史反思和环保主义的情怀

看《三体》竟被“人形摄像头”汪淼圈粉,他不继续演罗辑很难收场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cjjdcj.com/a/dy-3069.html